书画认购现场。
一年一度的兰亭书法节渐行渐远,但仍留下阵阵余波,让人意犹未尽。特别是这次书法节中的一次书法认购活动,在向来讳莫如深的书法市场,引发了一波暗涌……
●记者 潘晓华
一场颇有意味的书法认购
1000元买一幅字画,在大部分行外人士看来有点小贵;但在收藏爱好者看来,未必如此。
活动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100多位书画家提供自己的作品后,有购买意向者事先花1000元买一个认购号,在4月18日书法节开幕当天,购号者从票箱里抽号,领走对应的书画作品。
也就是说花1000元钱的时候,认购方并不知道会拿到谁的作品,可能抽到物超所值的作品,也可能到手的作品并不值1000元。这种颇具悬念的书法交易,让活动变得格外有趣。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在活动现场。当记者表明身份想采访时,每一位持号进场者都低调回避,连托辞都一样:“我不懂书法,就是来玩玩的。”但随着活动的推进,这些来“玩玩的人”,渐渐显露了水平。
名家的字画一被抽走,有人像是被狠掐了一把似的“哎哟”一声叫;有人从台上捧着抽到的字画作品下来时,感兴趣的人会凑上前细细品看,并悄悄评估这幅作品的市场价;还有人在交流聊天过程中,显示他对书画作者的“底细”了如指掌……
“其实,不太懂也没关系,就看作品的大小。长(米)×宽(米)×0.9×尺幅均价,就是作品大概的价格,所以理论上说,尺幅越大越值钱。”记者身后便坐着一位许姓买家,他有两张认购号,其他抽到作品的人会找他看看,他也肯随口估一个市场价格。
记者与其攀谈得知,他从事装修行业,主要做中式屏风上的苏绣,所以对字画非常敏感,也特别关注书画交易。“你买了两个号,到底值不值?”旁边有人问他,他说:“我觉得值啊。首先是我喜欢,千金难买心头好;其次是我在预展时已经来看过,评估过大概情况。”记者留心这位许先生,他在抽到一位本地书法家的作品时显得挺高兴,那幅书法有5平(方)尺多,他当场估价1万元左右,也就是每平(方)尺近2000元。
记者正好认得这位书法家,便私下向他打听:“向您约作品的话,每平尺价格是多少?”这位书法家的报价是1500元至2000元。
书法认购在悬念一个个被解开中进行着,参与者中不乏此次书画的提供者在“潜水”,他们主要是来看书画市场的反馈。
一种历史悠久的收藏*惯
俗话说,“填不满的大上海,收不尽的小绍兴”。
在当天活动现场,记者也遇到完全不懂行的人。一位老太太抽到一幅作品,眯眼瞧了半天,问旁边人写的是什么,那人告诉她是“闻鸡起舞”。她思考片刻又问:“是在说鸡吗?”那人解释:“不是说鸡,是让人早点起来锻炼身体。”老太太听了表示满意。
“您好像不太懂字画啊。为什么参加活动呢?”记者问她。她笑笑说:“我是真的不懂,完全就是凭感觉来的。我觉得主办方是博物馆,东西总是真,总会有价值的,比自己去市场里买买要靠得牢些吧。”看来富庶之地的绍兴,自古就有的收藏传统并非虚传,甚至收藏的习惯已深入到潜意识中。
参加这次书法认购的人,除了一些行业内人士之外,还有正在装修的小夫妻、学校的老师、房地产从业人员、机械制造领域的专业人士等。从认购登记情况来看,基本上以绍兴人为主,男女比例为2∶1,年龄基本都在40周岁以上。
记者采访了一位书画收藏领域的资深人士,他说,近期书画市场并不活跃,流动性不大,一些书画家的润格(作字画的报酬标准)较高,但求作的人不多。
“这次活动中,物超所值的确实有几幅,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只是卖了一个预期。在我们收藏者看来,低迷期是最好的收购时间,这和买股票一个道理,通常都是在价低时看准介入,待到活跃期时抛出。但我们入货不是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一般是成批购入。像是2003年和2010年,都曾经历过书画交易的高峰期,这两次‘起伏期’,字画出手的价格都是收购时的好几倍。”他说,绍兴的书画收藏氛围浓厚,而且收藏者也特别钟爱本地书画家的作品,因为收到手的字画容易辨假,还能与周边爱好者找到共鸣,利于流通。
“我了解过这些参加活动的书法家,基本上都很年轻,这样的活动能激发这些书画家的创作热情,也能让较高品质的书画作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有这样的土壤,非常有利于培养绍兴的书法大家,也会让绍兴普通家庭越来越关注书法领域。”这位资深人士说。
外地的书法家也十分关注此次兰亭书法节的动向。记者联系了参加此次认购活动的2017“兰亭七子”获奖者纪松,远在江苏泰州的他刚刚给艺术学院的学生上完课。
“我是应兰亭书法博物馆邀请参加这次活动的。考虑到绍兴书法氛围浓厚,创作作品时也曾想过这幅作品可能是挂在办公室,也可能是作为寻常百姓的家庭装饰,写个怒发冲冠一类的肯定不合适,所以写了明朝唐寅的五律《溪山翠图》,描写山水风景。”纪松说,他的作品润格是千元每平尺,这次送交的作品6平尺左右,参加这活动算是公益之举。
“原来想来绍兴的,但因故错过了,这次国内草书名家齐聚绍兴,没能到现场交流实在是可惜。”他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对于书家来说,兰亭是圣地。
而对于收藏者来说,绍兴算是胜地。从这次活动中,可窥见人们对书画收藏市场的预期还是乐观的。
活动名称是“百家书画惠百姓”,但参加活动的作品有126件,线上售出58件,线下售出68件。曾有古玩市场里的藏家对主办方留言:如果有剩下的作品,悉数吃下。但***126个号全部被抢光。一些来参加书法节活动的游客,到现场才知道有这个活动,想临时认购,无奈已无号可买了。
“大部分专业收藏者虽然不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但会关注参加活动的书画家,这种活动培育的是一种书法文化氛围,更能激活书画市场。”一位有着20多年收藏经验的新昌藏家说。
一份源于民间的文化自信
“我们策划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在书画与大众间找到一个连接点,一方面希望名家放下身段,惠及众多人,另一方面是让老百姓能实惠地得到名家作品。”这一活动的策划人是兰亭书法博物馆副馆长喻革良,“能让100多位书画家与100多个家庭结缘,想想都很美好。”他说。
“1000元对于一幅书画作品来说并不算太贵,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不是一个不假思索就可以拿出来的小数字。”策划人一手托着书画家,一手托着普通百姓,所以对于书画家的选定,还是有诸多考虑的。喻革良说,提供作品的大部分是全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兰亭七子”获奖者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质量上乘。
“我们要求书画家不能是应酬之作,作品不可小于3平尺,他们都很支持。比如,辽宁书协副主席魏哲在接到邀请后,精心挑选一件草书精品,并客气地问我‘这幅作品可以吗’?兰亭奖获得者逄春伟提供了一幅很大尺幅的对联。绍兴书法家、沈定庵之子沈大晔开始想写一幅四个字的,后来又换成精心创作的对联。其他书画家,都提供了他们擅长的作品,这就是最大的成功。”喻革良对于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感到欣慰。
绍兴人的书法情结很深,特别是对本地书法家的作品认可度很高。当下绍兴很多景区的题字都出自本地书法大家,比如徐生翁、沈定庵、鲍贤伦(祖籍并非绍兴,但在绍很长时间)等。民间,无论是店面的招牌还是居家装饰,也会觅本地书法家来题写。比如,绍兴金德隆商城里有一业主,自己是中书协会员,常在微信群里售卖书画,受其影响,不少朋友都请他牵线,邀请知名书家题写店名招牌。
兰亭书法节期间,中书协主席苏士澍曾倡议,绍兴名人辈出,绍兴的文化界人士可多以王羲之的作品为学习榜样,创作时也多以绍兴本土历史名人的作品为模本,书写出绍兴的本土文化特色。
2016年,兰亭书法小镇规划全面出炉,绍兴欲投资50亿元用以打造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品交易市场、魏晋风情小村等。的确,绍兴有悠久的书法文化底蕴,绍兴的书画家们有这一文化自觉,而兰亭也自有这个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