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热点专题 > 最新专题 > 公祭大禹陵 > 最新动态
?
视力保护色:
公祭大禹 传承千年!
2018公祭大禹陵典礼隆重举行

信息来源:绍报新媒体中心 日期:2018-04-20 浏览次数: 字号:[ ]

  记者:周能兵 文,袁云、张衎男 摄
 

  今天谷雨时节,上午9时,2018公祭大禹陵典礼隆重举行,人们又在会稽山下公祭大禹陵。小布带你全程回顾!

  稽山青青,鉴水泱泱,春和景明。在融融春光中,大禹陵庄严肃穆,苍松挺拔。早上8点半左右,会场内所有演职人员已经准备就绪,各界代表也陆续入场。

  9点50分,公祭大禹陵典礼正式开始,意寓“九五之尊”,表达对大禹这位立国之祖、治水英雄的尊重,今年的典礼有9项议程,分别为肃立雅静、奏乐、击鼓撞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行礼、献祭舞、颂唱《大禹纪念歌》、礼成。中共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凌志峰主持2018年公祭大禹陵典礼。

  参加此次公祭大禹陵典礼的主祭人有国家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姒健敏,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彭佳学,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马光明,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绍兴市人民政府市长盛阅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志桂,绍兴市政协主席魏伟。

  参加今天典礼的还有: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大禹后裔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

  随着一阵阵隆隆的鼓声,2018年公祭大禹陵典礼正式开始,随后,参加典礼的主祭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代表,海外侨胞代表,大禹后裔代表,社会各界人士代表依次敬献花篮

  10点,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绍兴市人民政府市长盛阅春恭读祭文

  恭读祭文之后,进行行礼,全体肃立,面向大禹陵三鞠躬

  随后,分别进行了献祭舞、颂唱《大禹纪念歌》、礼成环节,祭禹典礼结束!

  23年祭禹,大禹精神已深深植入绍兴的城市基因。人心思禹,世代悠远,大禹精神将代代传承。

公祭大禹:1995——2018

  1995年4月20日,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在会稽山下的大禹陵隆重举行,开启了中华儿女公祭大禹陵的新篇章。此后,绍兴十年一大祭,五年一小祭,年年有民祭,采取公祭与民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举行祭禹活动。

  2007年祭禹升格为国家级祭典,形成了“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的中华民族祭祀先祖格局。

  水是绍兴之魂,绍兴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从大禹治水到越王勾践的山阴故水道,到马臻修筑鉴湖;从晋凿运河、唐修海塘到明建三江闸,直到现代的小舜江引水工程、修建环城河工程、曹娥江大闸工程及重建水城、“五水共治”、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等,绍兴人民一直在书写着治水兴水的史诗。

  23年祭禹,23年治水,23年奋进,大禹精神成为绍兴人民前行的动力源泉。

  中华民族秉承着大禹治水的精神,世世代代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谱写出中华文明的光辉篇章。水乡绍兴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绍兴人民从公祭大禹陵活动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丰富和发展了大禹精神,使绍兴成为大禹精神的实践地和传承地。

  祭禹钟声又响,“五水共治”纵深推进。在大禹精神激励下,绍兴人民不断书写新的治水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公祭大禹陵:历久弥新的精神传承

  稽山青青,鉴水泱泱,春和景明。又是农历谷雨,在融融春光中,大禹陵庄严肃穆,苍松挺拔。石帆山上,大禹手持大锸凝视前方的塑像,显得格外高大。

  追思大禹明德,同颂治水之功。23年前农历谷雨这天,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公祭大禹陵典礼。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祭禹大典,开启了中华儿女公祭大禹陵的新篇章。

  “玉帛千年会,山河一气凭”。年年东风有信,岁岁谷雨花开。今天,人们又在惠风怡人、天朗气清的会稽山下,再度聚首,祭祀先祖,追思禹德。

回顾第一次“祭禹”

1995年4月20日公祭大禹陵典礼。袁云摄

  1995年4月20日9时50分,公祭大禹陵典礼在大禹陵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孙孚凌,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省、市领导,港、台同胞,驻华外交官,外国友人及各界代表一千余人出席祭禹大典。

  鸣铳九响,擂鼓三十三响,撞钟十二下,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立国之祖大禹的无限缅怀。百年佳酿、五谷三牲,鲜花簇拥,代表着浙江人民对治水英雄大禹的崇敬之情。这次公祭,距离1935年公祭,已整整一个甲子。4000多年来一个民族的纪念因此绵绵不绝。

  “提出要公祭大禹陵的,是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枫。1994年春天,他先后陪同李瑞环、丁关根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大禹陵,他提出,能否像祭黄帝陵、炎帝陵那样,举行祭禹活动。刘枫同志的想法得到了两位中央领导的首肯。随后,绍兴市委、市政府开始酝酿公祭大禹陵活动。”绍兴市委原副书记、1995年浙江省暨绍兴市公祭大禹陵筹备委员会绍兴工作委员会主任、祭禹现场总指挥沈才土向记者讲述这段历史。

  1994年10月11日,《浙江日报》在一版刊登了言论《绍兴何不祭大禹》,阐明了公祭大禹的历史与现实的意义。11月14日,绍兴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听取了沈才土关于开展祭祀大禹陵活动的设想,并进行了讨论。12月22日,省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举行公祭大禹陵活动的汇报。会议确定,成立浙江省暨绍兴市公祭大禹陵筹备委员会,刘枫任主任。

  当时离祭禹活动只有4个月时间,而大禹陵周边还到处都是露天茅坑,拆迁任务很重。沈才土率领一班人夜以继日,连续工作,当时他一下子瘦了近20斤。

  “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祭禹活动。在市委市政府讨论之前,市政协反复调研、酝酿祭禹之事,特别是陈惟于、朱元桂等同志十分积极。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市民谢治伟捐款50万元,震元集团捐款50万元等等,一件件事、一个个人令人感动。特别是住在禹陵旁的47户人家,为了让公祭大禹陵典礼有一个好的环境,在当年春节前后2个多月时间里,迅速主动地拆除了自己的房子,体现了祭禹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沈才土深情地说,这让他终身难忘。

  祭禹之时,90余家中外媒体前来报道,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纷纷参加祭禹活动。

  1995年5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临大禹陵视察,回京后为大禹陵牌坊题写了坊额。公祭大禹活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报纸截图:1995年4月21日《绍兴日报》头版报道了绍兴首次公祭大禹陵的盛况

习近平同志曾对公祭大禹陵活动作出重要指示

  1995年公祭大禹之后,在绍兴形成了一个制度:十年一大祭,五年一小祭,年年有民祭,采取公祭与民祭相结合的方式,每年举行祭祀活动。从2005年开始,改为每年公祭。

  23年来,禹风习习,祭禹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成为绍兴城市的品牌和名片。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指示,要办好公祭大禹陵活动。2006年绍兴公祭大禹陵时,习近平致信绍兴市委,对公祭大禹陵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公祭大禹陵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禹以其疏导洪患的卓越功勋而赢得后世景仰,其人其事其精神,展示了浙江的文化魅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渊源。”

  习近平同志有关公祭大禹的指示,成为浙江弘扬、传承大禹精神新的动力,翻开了浙江精神的新篇章。

  2007年3月1日,国家文化部回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从2007年开始,公祭大禹陵典礼升格为国家级祭典,标志着中华民族祭祀先祖形成了“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的格局。

2007年公祭大禹陵活动的盛况

  每一年祭禹绍兴都提炼出不同的主题。2006年,全国各地生态环境恶化,绍兴祭禹时提出了生态和谐的美好愿望。2007年提出了改革创新爱国爱民的理念。2013年,祭禹提出了“绍兴大城、国定规划;市县一体、再铸辉煌”的主题,表达出对中国梦的美好向往。2015年祭禹提出推动“五水共治”、治庸治懒的主题,为建设“两美浙江”提供精神动力。2016年祭禹,绍兴将大禹治水精神与秉公律己、听谏纳言联系起来,体现了反腐倡廉、把“三严三实”落到实处的时代需求。去年,公祭大禹的主题是传承大禹治水精神,治水永不停步,以坚定全省人民“五水共治”和剿灭劣Ⅴ类水的信心和决心,勇立潮头,勇当标杆,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大禹陵景区管理部主任王少生见证、参加了一届又一届的祭禹活动。“祭禹首次升格为国家级祭典那年,4000多人参加了祭禹典礼,是历年祭禹人数最多的一年。祭典按古代最高礼祭形式‘禘礼’进行,祭禹典礼程序更加规范。每次祭禹活动时,人们充满着敬意,我的内心也深受震动。”王少生说。

  公祭大禹陵后,特别是近10年,大禹陵基础设建设不断完善。2004年建成祭禹广场,2006年禹陵村投入使用,2008年大禹陵享殿完工,2015年大禹陵提升工程完成。

  走进大禹陵景区,只见远山叠翠,近树葱茏,与高耸的牌坊、威武的九鼎台、古朴的亭阁,构成了一幅庄严肃穆的禹陵画卷。

大禹陵景区

  “禹王庙上题诗了,才是东南第一游。”会稽山景区副主任宋亚娜说,现在的大禹陵景区已成为外地游客的首选。全球各地的大禹后人、崇敬大禹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及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生也纷纷前来参观,祭拜大禹。

大禹之德,泽被绍兴

  大禹陵边禹陵江畔,是大禹后裔姒姓人集中居住地。这里有200多人姓姒,他们世世代代都居住于此,为大禹守陵。大年初一族祭、谷雨公祭、农历六月初六民祭大禹,姒姓人都会参加。

  大禹第143代孙、禹陵村党支部书记姒茂利每年参加3次祭禹活动,从未间断。“公祭大禹陵活动,我每年一定参加,以禹陵村为主组成的大禹后裔方阵每年都出现在公祭大禹陵典礼上。自公祭大禹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大禹,了解姒姓。每年世界各地大禹后裔如夏姓、禹姓、余姓、鲍姓等都与我们联系,希望能来绍兴参加祭禹活动。来大禹陵寻根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姒茂利说。

  禹陵江畔,水清如镜,杨柳依依,风景如画。禹陵村的村民们每天早上、傍晚都在这里散步、休闲。姒茂利说:“祭禹之后,让我感到变化最大的是禹陵周边生态变美了。‘五水共治’以后,禹陵江更清更美了。”

  作为20多年祭禹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绍兴文史专家李永鑫深深地体会到祭禹对绍兴的影响。“公祭大禹首先让老百姓知悉大禹是我们的立国之祖,是我们民族的治水英难。他用科学的方法治水,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在20多年的祭禹过程中,绍兴通过对大禹文化的学习、研究、弘扬,大禹精神得到了传承。”李永鑫说。

  1995年公祭大禹之前,绍兴城市饮用水已面临着不断被污染的威胁,绍兴水质已经恶化。当年李永鑫四处调研,对水乡水质有很深的了解。李永鑫说,公祭大禹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水环境5000年前是绍兴的命根子,现在仍是我们的命根子。水环境破坏了,江南水乡风貌也就消失了。公祭大禹之后,绍兴水环境逐渐好转,绍兴历届领导都重视治水。祭禹之后,绍兴实施了小舜江饮水工程等一系治水工程。目前,绍兴已重现江南水乡美丽风光,人民群众享受着生态之美,过上了幸福生活。

  祭禹还极大地提升了绍兴的文化地位。李永鑫说,公祭大禹是国家层面的文化活动,有了大禹才有越国,才会有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历朝历代当权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祭禹,绍兴因此而成为历史上的文化高地。

  公祭大禹陵典礼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带动了绍兴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绍兴文化发展有了新的高度。

  “公祭大禹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绍兴也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成为华人华侨寻根地。”李永鑫说。

  每一次公祭大禹陵活动,都是对绍兴党员干部的精神洗礼,让人们不忘治水初心,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忘一心为公、艰苦朴素、清廉为国的初心,让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绍兴因此成为大禹精神的传承基地,祭禹为绍兴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大禹精神 永放光芒

  大禹以科学的方法治水,他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克勤克俭,其精神永放光芒。

  祭禹以后,绍兴不断取得河道治理的本土经验,继承了大禹水利文化,用实际行动落实、传承大禹精神。

  “绍兴不仅在形式上,更在实际行动上传承和发展了大禹的水利遗产。大禹堪称中国的第一个河长,在治水中履行着河长的职责。绍兴率先在全国推行河长制。”浙江省越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潘承玉教授长期关注绍兴公祭大禹陵活动。他认为,绍兴20多年祭禹的历程,正是整个中国在持续不断地探索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如何形成良好关系的进程。祭禹正契合了这一进程。绍兴用实际行动发展了大禹水利思想,追求人和自然和谐统一,为全国提供了先进经验。

  绍兴市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家思教授说,大禹的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在大禹身上都能得到了充分体现。祭禹从绍兴开始,范围不断扩大,祭禹成为民众自发性、普及性的活动,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祭禹活动,这充分表明祭禹活动深入人心。而从祭祀的规格上来说,祭禹逐渐从民间的、简易的祭祀到隆重祭典,成为一种仪式,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这些祭祀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仪式感又有神圣感。

  刘家思说,大禹之所以被人敬仰,是因为大禹思想自身的崇高性,这种崇高性表现在科学精神,用科学战胜前人无法战胜的困难。大禹是东方文化的体现,大禹治水对全世界改造自然治理社会有启示意义。利益共同体,在远古时代的大禹身上就有了充分的体现,大禹以治水为契机,把大家聚集起来,共同治水,联成一体,统筹下好一盘全社会治水、全社会治理的大棋。从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考虑到人类的命运,改造自然,让社会呈现自然生态之美,为整个社会造福。从这个角度说,大禹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启示录 以大禹精神谋事创业治国理政

  禹迹长在,禹魂永生。

  绍兴的公祭大禹陵活动,既是祭祀中华民族先祖的典礼,更是对大禹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大禹治水调整和规序了人类生存的状况,其精神实质一直被中华民族所传承。大禹精神之所以能穿透漫漫岁月,照亮人们前行的路,那是因为在大禹的身上有着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精神,有着以身作则、艰苦朴素的精神,有着严以律己、清正廉明的精神。大禹的品德、思想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成为照耀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前行的灯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禹治水精神是谋事创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更要学习传承大禹精神,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到实处,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谋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大禹艰苦创业的精神,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法宝。

  五千年前,大禹治水采用“疏”与“导”相结合,用科学的方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治水成功,地平天成。直到今天,大禹治水,对中国、对世界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我市正全力打造东方水城,全面提升绍兴品质,传承弘扬大禹精神,有利于动员全体绍兴人民进一步提升治水效果,共享治水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