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热点专题 > 最新专题 > 公祭大禹陵 > 人文传承
?
视力保护色:
大禹陵里,有一块被称为“中国八大天书”之一的石碑,从古至今,未曾参透
谁人识得岣嵝碑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 日期:2018-04-18 浏览次数: 字号:[ ]

兰亭赏书法,禹陵祭大禹,这是每年春天,绍兴的两大盛事。其实,在大禹陵里,也汇集了古今众多著名书法家的墨迹,那些碑刻书法,让石头吟唱古今,值得玩味。

其中,就有被称为“中国八大天书”之一的岣嵝碑。其上文字形如蝌蚪,释文难以破译,从古至今,多少才子俊杰抚碑参悟,就连郭沫若也曾钻研过三年。如今,绍兴的两位学者在前人释文的基础上,首次公布了各自的白话译文版本。让我们来一起领略“天书”之谜。

岣嵝碑局部

  ●记者 潘晓华

  77字的岣嵝碑,一直是个谜

  岣嵝碑,大禹陵里最值得看,却又最看不懂的一块碑。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块碑的“身世”:

  岣嵝碑出自湖南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嵝山,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留,原迹早就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在宋嘉定年间(1208~1224),有人曾登山寻得此碑,“摹拓以归”,放在了岳麓书院。到了明嘉靖年间,会稽人季本在长沙当官,这个师从王阳明的才子非常识货而且有远见,他把这块看不懂却很有价值的碑文拓好后传回了绍兴。

  嘉靖十九年(1540)九月,绍兴知府张明道,将传回绍兴的岳麓书院岣嵝碑摹本,翻刻入石。似乎知道这碑会留传千古,在翻刻了77个字的碑文后,这位张大人特意在碑末留了跋语。这就是如今置于大禹陵里的岣嵝碑。

岣嵝碑

  从古至今,译过这77个字的文化人太多了。“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唐代韩愈在《岣嵝山》一诗中,虽然形象地描绘了碑文,但他仅是得之道人之口,毕竟没有亲眼见到碑文,无从说起具体的内容。可知早在唐代,关于岣嵝碑的传说就已经盛行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曾出释文。或许,今天知道杨慎的人并不多,但很多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开篇那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作者就是杨慎。

  他的作品随着电视剧被传唱得世人皆知,可仍属“词红人不红”。但在学界,特别是翻译岣嵝碑文的学者们中,大家都非常尊重杨慎。如今大禹陵内的岣嵝碑上,每个蝌蚪文字下面对应的繁体字翻译就是杨慎为之。

  岣嵝碑争议的尘埃从未落定。清代王昶在《金石萃编》中说:“此碑自南宋始出,故欧(阳修)、赵(明诚)皆不录,后来考据家如杨慎、杨时乔、安如山、郎瑛诸人深信不疑。余皆斥为伪物,今亦究无证。”而认为其为伪物的还有鲁迅先生。浙江大学教授、古文字学家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越国刻石,作者为后来继承王位的朱句,内容是一篇祭祀南岳衡山的刻辞,不是大禹治水时的诰文,即所谓“神禹铭”。

  绍兴当代学者的白话文解读

  “据说,郭沫若也曾试图释译过岣嵝碑,但花了三年就译了三个字,最后还是作罢了。”大禹陵景区里的资深讲解员茹欢告诉记者。

  到底碑上写的是什么,众说纷纭。

  不妨看看当下的学者有怎样的解读。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杨福泉教授依据的是《四库全书》中杨慎的释文:承帝曰嗟,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衰,劳馀伸禋。郁塞昬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其译文为:秉承帝舜的命令曰:“啊!各位辅佐的臣工,一起登上水中的小块陆地,那是鸟兽栖息的庭门。投身到洪流中去,弘扬你们的精神。”禹长久羁旅,忘回家门,常年住在山麓之庭。竭尽才智,经营筹划,形容枯槁、身体折损,心思浩淼、神情怅惘,不知时辰。为了谋求水土平定,他勇往华山、泰山、衡山。宗族事务因治水而长期疏离衰落,劳作之余则重新祭祀祖先神灵。郁塞暗乱的山川沟洫得以流徙,南方难于治理的大江大河变得畅通。百姓丰衣足食,邦国祥和安宁,人民欢跳、舞蹈、歌唱、奔跑。

  杨福泉介绍,全篇文意大致分为三层:第一层,自“承帝曰嗟”至“明发尔兴”,这六句说明帝舜命禹治水,可与《史记·夏本纪》有关记载相印证。第二层,自“久旅忘家”至“华岳泰衡”,这六句记述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艰辛和忧劳。第三层,自“宗疏事衰”至“窜舞永奔”,这七句描写大禹治水成功之后,重新祭祀祖先神灵,举国同庆。

  曾多次执笔大禹祭文的李牧童,在诗赋创作领域颇有造诣。他对岣嵝碑也有过专门的查证和研究。他翻译的是杨慎另一个更广为流传的版本: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伸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其译文为:帝舜对大禹委以重命,让他率众挑起治水大任。大禹于是夙兴夜寐,跋山涉水,长年在外,三过家门不入。为了拯万民于水患,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身心饱受折磨。他踏遍五岳名山,九州大地,立志要平定洪水。劳苦之余,不忘虔诚祭祀,祈求上天保佑。最终成功疏通了江河沟渠,将洪水导向了大海。此后各种灾祸尽去,人民丰衣足食,天下太平,万物和谐共生。

  目前,这篇译文就置于大禹陵里的岣嵝碑旁。李牧童的译文,同样以杨慎的释文为基础,但与杨福泉逐字逐句进行直译不同的是,他采用了意译形式,综合参考诸家的说法而有所取舍。对于一些历来就有不同争议与见解的释文文字,通过意译的方式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重在对全文内涵的融汇贯通。

  从译文中可见,两位专家在个别字的理解上有不同见解,比如“宗疏事裒”,李牧童认为,原文应该是“裒”,不能认为是“衰”字,或者作“衰落”来解,“裒”有两义:一为聚集,二为减少。结合上下文的语义,同时参考释文作者杨慎自己的注释来看,应作“聚集”来理解。

  杨福泉和李牧童两个版本的白话译文,都是在杨慎的岣嵝碑释文基础上展开的,一个直译,一个意译,应该说各有千秋。“我们景区非常感激两位学者的智力支持和付出。同时,也欢迎全国各地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和爱好者,实地来大禹陵参观岣嵝碑,研究古文字,给出更多的可能性,或许这正是岣嵝碑从古至今的魅力所在。”会稽山大禹陵景区副主任宋亚娜说。

  大禹陵里的“书法之美”

  书法节期间,拜谒大禹陵当然不能错过大禹陵里的书法之美。景区资深讲解员茹欢引领记者从书法角度游览大禹陵,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了大禹文化之美。

  岣嵝碑上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个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文和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茹欢介绍,碑上的文体像是鸟虫书。鸟书亦称鸟篆,笔画作鸟形,即文字与鸟形融为一体,或在字旁与字的上下附加鸟形作装饰,如越王勾践剑铭、越王州勾剑铭,多见于兵器等。而虫书笔画故作蜿蜒盘曲之状,中部鼓起,首尾出尖,长脚下垂,犹如虫类身体之弯曲,故名。

  “你看,碑上的这个像‘发’的字。看上半部分,像不像两只背向的鸟,而下半部分则如虫般弯弯曲曲的。”茹欢指着几个字告诉记者,这些字若横排在一起,则特别像花纹,那些出土的青铜钟上这类花纹较为常见。

  “这块碑上的文体,估计是甲骨文向篆体过渡时期的文字,可能使用时间并不长,所以难以识别。”兰亭书法博物馆副馆长喻革良这样认为。

  不过,大禹陵中,最值得一看的篆体在会稽刻石上。“这碑是秦始皇出巡时留下的最后一块字碑,也是字数最多、书法最好、影响最大的一块。由于这块碑书写的文字删繁就简,形体齐整,刚柔相济,圆浑挺拔,而受到了秦始皇的喜爱和推崇,他看到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与其他八块碑一起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茹欢告诉记者,这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小篆,也称秦篆,它的出现,对规范汉字起了很大作用,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然而,会稽刻石碑虽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但由于其有艺术价值,而几乎无经济价值,故一直未引起历代官方的重视,以至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到宋代石碑消失。“现在大禹陵内的石碑是翻刻的,但也非常珍贵。”

  而据绍兴一位擅长篆书的书法家介绍,李斯的小篆,虽然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造、演变而成的,但已没有了大篆那种刚猛的武士气概、随意自由的精神。小篆高度对称均衡,字形修长,笔画婉转通畅,含有一种内敛、含蓄的阴柔之美。会稽刻石碑文构图整齐,章法秩序井然,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入,圆起圆收,如铁画银钩般匀称,柔美中包容力度,圆转中显见遒劲。

  茹欢说,为了讲解好碑文,她曾学过几天的篆体,发现落笔很难,就请教了专家。专家说这字的写法不同于当下汉字的自上而下,从左至右,篆体从中间往两侧写,讲究的是对称之美、变化之美、中和之美、对比之美,虽然是方块字,但讲求3∶2的黄金比例。

  大禹陵内值得细看的碑还有不少,“往生碑”上的碑跋是绍兴大书法家徐生翁所书。徐生翁是我国近代被人们公认的异军突起、风格独特的艺术家。楷书的大禹陵碑,则出自明嘉靖三年(1524)绍兴知府南大吉之手。此外,大禹陵里大殿和享殿的楹联书法也非常耐人寻味,皆出自沙孟海、沈定庵等当代名家之手,这些名家在为大禹陵留书时,风格与自己的平时所书字体都稍有变化,往往更为厚重大气。

  大禹陵内,值得赏味的书法作品还有不少,去大禹陵探幽书法古迹,也不失为一种风雅。

  

  ■链接

  中国八大天书

  目前,我国至少已发现8种神秘的、无人能辨识而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被称为“中国八大天书”。

  一、仓颉书。此书历来被书法家疑为汉儒刘歆伪作。经学者多年研究发现,认为此书是用古彝文书写的一段彝族先民祭祀记录。古彝文发轫于中国西北地区,与仓颉造字的传说有关,故得名仓颉书。

  二、夏禹书。也是被视为伪作的古籍。据学者研究,书中有5个字是古彝文,7个字是汉代甲骨文。两种文字混合使用,记述远古海岛人春天喜欢到大陆来的生活习俗。

  三、红岩天书。在贵州关岭布衣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悬崖壁上,有数十个铁灰色的符号,大者如斗,小者如升,称为“红岩天书”。

  四、巴蜀符号。在四川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器物上,发现有150个不同图符,统称“巴蜀符号”。学者认为,这些图符可能是2400多年前的一种拼音文字。

  五、东巴文字。这是千余年前云南纳西族先民创造的原始象形文字,有“活着的象形文字”之称。因该族东巴教巫师用此象形文字来书写经书,故名“东巴文字”。

  六、岣嵝碑文字。碑文似篆非篆,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大禹治水的记功碑,但一直没有定论。

  七、夜郎天书。于贵州赫章彝族地区新发现,专家所称的“夜郎天书”共有4480个字,以毛笔烟墨书写,如草似篆,笔画盘旋弯曲。

  八、仙居蝌蚪文。在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一个高达128米的高山陡壁上,发现有人工镌凿的日纹、虫纹和蝌蚪文。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